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关于中国派遣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补充议定书

时间:2024-07-03 09:02: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0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关于中国派遣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补充议定书

中国 阿拉伯也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关于中国派遣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补充议定书


(签订日期1980年1月28日 生效日期1980年1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为了发展两国卫生事业的友好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应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也方)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中方)同意派遣五十一名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荷台达大医院工作,具体人数、专业或职务详见本补充议定书附件。

  第二条 中方派遣的医护人员为中国医疗队的组成部分。
  医护人员在荷台达大医院改修,医疗器材、药品以及住宿等开业条件具备时并由也方通知中方后派出。

  第三条 中方派遣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一切事宜均按中、也两国政府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萨那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工作的议定书》的规定办理。

  第四条 中国医疗队人员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工作期间的医疗费用(指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治疗的费用)由也方负担。

  第五条 本补充议定书附件为本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第六条 本补充议定书为中国医护人员到也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
  本补充议定书于一九八0年一月二十八日在萨那签订,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每份都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附件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代     表            代    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也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门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           卫生部部长
      李 琛 光         穆哈默德·艾哈默德·阿斯巴赫
      (签字)               (签字)

省人社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省人社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湖北省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就业和失业登记是《就业促进法》赋予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责和义务,是加强就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发挥市场机制、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基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精密操作,加强动态管理,开展跟踪服务。省厅将统一开发就业和失业登记软件,各地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确保就业和失业登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确保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一日







湖北省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就业和失业管理,促进就业政策的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及省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劳动者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劳动者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统一使用《湖北省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登记证》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核发,全省通用。

第四条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工作。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体负责《登记证》的核发、就业和失业统计及相关政策落实工作。

残疾人的就业失业登记工作,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本地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

第五条 《登记证》办发和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失业保险关系在省的中央在鄂及省直单位《登记证》的办理工作,由省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委托属地负责;其他单位《登记证》的办理工作,由各市、州、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

第六条 《登记证》是记录本省行政区域内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态、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就业扶持政策及公共就业服务、计算劳动工龄、办理劳动保障业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劳动保障部门在办理社会保险参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开展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保障年审等业务时必须先查验《登记证》,未办理《登记证》的,应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办理。



第二章 就业登记



第七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且获得的合法劳动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以下人员均应办理就业登记:

(一)被各类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人员;

(三)在城镇以灵活多样形式就业人员;

(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实现自谋职业的;

(五)城镇到农村就业人员。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后,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持以下资料在所在地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就业登记:

1、《湖北省劳动者就业登记表》;

2、《湖北省录用人员就业登记册》;

3、被录用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4、被录用人员《登记证》;

5、被录用人员一寸照片两张。

已办理《登记证》的,在《登记证》上予以记载,并注销其失业登记;未办理《登记证》的,一并申请办理。

第九条 从事个体经营人员或以灵活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应在30日内由本人持身份证、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相关证明、照片等材料,填写《湖北省劳动者就业登记表》,经就业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初审,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签章后,办理就业登记,领取《登记证》。

第十条 《湖北省劳动者就业登记表》是劳动者就业和计算工龄的唯一凭证,存入劳动者个人档案。



第三章 失业登记



第十一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且处于无业状态的以下人员可以办理失业登记:

(一)年满16周岁,已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二)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关闭、破产停止经营的;

(四)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

(五)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

(六)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七)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后失业的;

(八)各地确定的其他失业人员。

第十二条 没有就业经历的失业人员,凭《湖北省失业人员登记表》、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肄业证明)或复员转业军人证书或失地证明、照片等,经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初审后,在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第十三条 由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应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15日内,持本人的《登记证》(没有办理的同时申报办理)、原用人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本人档案托管证明、照片和《湖北省失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在县以上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灵活就业转失业人员,应持本人的《登记证》(没有办理的同时申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注销或停业证明(非个体工商户主和私营企业业主不需提供)、照片和《湖北省失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经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核实后,到户籍所在地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人员,应按规定到县以上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登记失业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登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被用人单位录用的;

(二)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执照的;

(三)已从事比较稳定收入的劳动、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入学、服兵役、移居海外的;

(七)被判刑收监或劳动教养的;

(八)终止就业要求或拒绝公共就业服务的;

(九)连续6个月未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的;

(十)已进行就业登记的其他人员或各地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审核和记录



第十五条 符合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在申办《登记证》时或之后,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常住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填写《湖北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表》(见附表四),通过社区三天公示确认后,报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定并在《登记证》有关栏目中注示。

第十六条 失业人员经失业登记后,凭《登记证》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

第十七条 就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后,按有关规定条件持相关证明材料,可向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税收减免、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据实核定,注明享受政策扶持项目和期限。

第十八条 劳动者持《登记证》申请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时,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认定和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准确记录在《登记证》上。

第十九条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持《登记证》按有关规定向失业地的县以上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和再就业促进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和标准等情况在《登记证》相应栏目进行记录。



第五章 《登记证》发放管理



第二十条 从2009年1月1日起,全省统一启用《登记证》。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的《湖北省城镇劳动者失业证》和《湖北省劳动者就业证》继续使用至2010年底,在原证有效期内对再次进行就业或失业登记的劳动者及时换发新证。

第二十一条 《登记证》按照以下方法编号:

《登记证》编号共16位,其中:前4位为市州编码,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政区划代码》编排;第5、6位为县区编码(包括市直,由各市州统一编排);第7至10位为办理年份;第11至16位为办证顺序码。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办理就业、失业登记以后,就业、失业状况发生新的变化,由本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如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就业登记有关证明在原登记机构办理相关的变更登记手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办人员审核相关资料后,在其所持的《登记证》上作好记载,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当地劳动就业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登记证》采用实名制,一人一证,限持证者本人使用。自发放之日起至本人申请办理退休手续时由劳动保障部门收回,期间更换、补发时,保留原有编号。

第二十四条 《登记证》遗失或损毁的,应及时向原发证机构报失,并在当地报刊或媒体刊登遗失启事,经核准后,到原发证机构办理补发手续,发证机构应在补发的《登记证》上注明“补办”字样。

第二十五条 各地可对持《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年度免费审验制度。审验工作由核发机构负责,在办理审验手续时,应对享受就业援助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进行核实,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变更,并在《登记证》上如实记录。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不得转借、转让、伪造、涂改或重领《登记证》。对违者追回其已享受的有关优惠待遇。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国家和省有关法规处以罚款。

第二十八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及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有关责任人依规纪给予处分。

第二十九条 地方劳动保障等部门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实施登记歧视,不执行《登记证》全省通用原则,未按规定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纠正或向上举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须责令整改;情况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制定的本省有关就业登记和失业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相符的,一律废止。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件:

1、《湖北省劳动者就业登记表》

2、《湖北省录用人员就业登记册》

3、《湖北省失业人员登记表》

4、《湖北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表》


http://www.hb.hrss.gov.cn/hbwzweb/html/zcfg/zcfgk/17279.shtml

关于印发《杭州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杭州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1999〕2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级机关各单位:
  《杭州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九日

杭州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切实加大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力度,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政府采购质量,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规章,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以确定的、规范的方式和程序,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本市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有关单位(以下统称采购人)使用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及其他资金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及其相关活动,适应本办法。
  三、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采购政策、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协调政府采购的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称:杭州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采购办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制订实施办法、审核单位采购预算、汇总编制市级年度采购预算、受理政府采购投诉、负责政府采购日常管理工作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务。
  四、杭州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是本市市级政府采购机构,接受市政府采购领导小组的领导,具体执行采购业务。采购中心为非盈利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为采购人提供无偿服务。
  五、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
  六、采购人在编报年度经费预算时,同时编报年度政府采购预算(以下简称采购预算),作为其附件。
  由采购办会同财政职能部门审核各单位采购预算,汇总编制市级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并确定集中采购(包括定点采购)或分散采购等相应采购形式。
  定点采购是指经公开招投标,由市采购中心确定几家供应人作为某种货物、工程和服务在规定期限内的定点供应人。各采购人根据核准的采购预算,在定点范围内自行择优采购。定点期限一般为一年。
  七、经批准的采购预算,属于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由采购中心组织实施,必要时经领导小组批准由采购办委托其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采购人实施;属于分散采购的,由各采购人组织实施,并接受采购办的管理和采购中心的业务指导。
  八、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具体采购方式由采购办根据采购需求拟订,报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除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国家秘密外,政府采购应当公开,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中心或受委托的中介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采购中心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中心直接邀请三家以上的供应人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询价采购,是指采购中心对三家以上的供应人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中心向供应人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
  九、招标采购由采购中心在采购办规定的范围内自行组织招标,或者由采购办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招标。
  具体招投标办法由采购办另行制定。
  十、列入采购预算的工程采购,采购中心可以会同建设单位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经采购办报领导小组批准,也可以委托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单位自行组织。
  采购办应当对委托的工程采购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受委托单位在采购过程中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终止委托。
  十一、政府采购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和国家产业导向的要求,优先采购低能耗、低污染的货物和工程。在同等质量情况下,优先购买价格低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十二、集中采购和定点采购的合同由采购中心与供应人签订,对货物、工程和服务有特别要求的,可以由采购中心会同采购人与供应人签订三方合同,并报采购办备案。
  分散采购的合同由各采购人与供应人签订,合同必须符合有关法律与规定,并报采购办备案。合同有特殊条款要求的,由采购人制定合同格式,报采购办审核批准。
  十三、集中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由采购中心组织验收或会同采购人(采购人代表)共同组织验收;定点采购、分散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由采购人进行验收,必要时,采购中心可派员参加。
  十四、集中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由采购中心统一按合同约定支付价款;定点采购和分散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由各采购人按合同支付。有特别约定的,按合同条款办理。
  十五、集中采购资金属财政性资金的,由财政局按采购预算直接拨入采购中心,采购中心按合同价款支付给供应人后,节余资金仍属财政性资金,由采购中心与财政局结算。
  集中采购资金属采购人其他资金的,由各采购人根据采购预算,在采购前将资金划入采购中心。采购中心按合同价款支付给供应人后,节余资金仍属各采购人所有,由采购中心与各采购人结算。
  集中采购资金属财政性资金与采购人其他资金拼盘的,采购节余资金按拼盘比例划分、结算。
  十六、分散采购和定点采购资金属财政性资金的,由财政局按采购预算拨给采购人,采购人按采购预算使用,节余资金留归采购人,并入单位经费管理使用。
  十七、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其主要内容为: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采购标准、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等。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财政部门发现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活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当通知采购办,由采购办责令采购中心或采购人立即中止政府采购活动,并组织调查后报领导小组作出处理决定。
  十八、政府采购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和检举,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十九、公证部门参与招标活动,监督招标立项、标书制作、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等项程序,进行公证。
  二十、为使政府采购获得优质、节俭的效果,在采购活动中,应聘请有关技术、经济专家担任顾问,参与项目的技术评估和效益评估,其人数不得少于评估总人数或评标小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十一、凡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单位,擅自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或人为规避本办法规定的,将在单位年度考核中相应扣分,并且财政部门可停止拨付其同等数额的专项经费或从年度预算中扣减一定比例的经费。
  二十二、供应人、中介机构认为采购中心或采购人的行为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并因此有损于其自身合法利益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办投诉,查实后由采购中心或采购人承担相应法律、经济责任。
  二十三、供应人、中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致使采购中心、采购人,以及其他供应人和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禁入本市政府采购市场或取消代理本市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的处罚。
  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二十四、采购办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政府采购的有关实施细则。
  二十五、各区、县(市)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辖区内的政府采购具体实施规范。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市政府办公厅杭政办〔1998〕2 0 号印发的《杭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试行办法》同时废止。